中医针灸有什么功效
1、疏通经络
疏通经络的作用是可让淤阻的经脉顺畅而发挥出正常的生理功效,是针灸最基本最直观的医治的功效。
2、调和阴阳
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状态向稳定状态转换,是针灸医治最终要实现的目的。
3、扶正祛邪
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是能够扶持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。
中医针灸分为几种
1、大针
针头形同杖,略圆,似锋针,长4寸。大针主冶关节内有水汽停留的疾病,用于泻水。这类针也可用作通利九窍,去除三百六十五节的煞气。
2、长针
古代九针的一种。针体较长,一般为六至七寸(等同于20~23厘米)或更长一些。多用于深刺,以治疗慢性风湿、坐骨神经疼等。
3、毫针
毫针(filiformneedle),要用金属制作而成,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。不锈钢毫针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,针体挺直滑利,能耐热和防锈,不易被化学物品浸蚀,故目前被临床上广泛采用。还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,如金针、银针,其导电、传热特性虽明显优于不锈钢毫针,但针体较粗,强度、韧性不如不锈钢针,加之价格昂贵,一般临床比较少用。
4、圆利针
古代九针的一种。状如马尾,针头又圆又尖。多可以治疗痈肿、痹病和其他急性病。
中医针灸产生疼痛的原因
1.针具进入体内时,病人感觉疼痛。一针刺到血管膜壁或肌肉的感觉神经末梢,强烈刺激导致病人觉疼痛,此时若缓解刺激,稍作调整,可让病人自觉症状消退。
2.针刺时,有酸麻重胀等“针感”,而每个人大脑判断疼痛的程度不同,所以造成各种不同的感觉,酸麻重胀,都是疼痛的表现,病人对其承受力不足则造成疼痛保护机制。
3.心理障碍,因疼痛为主观感受,无客观标准考量,故心理紧张、担心者易疼,放松,缓解者不易觉不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