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罐放血的原理是什么?
拔罐放血主要是用皮肤针刺皮肤,当皮肤红润,略出血,然后在刺血部分拔罐,调节脏器经络,达到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、消毒消火,使身体恢复正常,具有良好的疾病预防效果。
拔罐放血有什么好处?
放血退热
中医认为,发热可分为阳盛发热和阴虚发热。拔罐放血适合减少阳盛发热。由于阳气旺盛,必然会有血液旺盛。拔罐放血可以减少血液旺盛,从而减少血液中的邪热,恢复体内的气血。
放血止痛
中医认为,有疼痛症状的疾病,经络必须阻塞,选择拔罐放血治疗,可直接发现经络停滞,调节阻塞,经络畅通,疼痛也可减轻。喉咙痛、偏头痛和其他疾病可以通过拔罐放血来治疗。
放血祛火
火爆内扰可引起多种症状,导致口腔发热、肢体肿胀疼痛、易怒、发热等症状。选择拔罐放血的方法可以使火爆止邪,随血而泻,适合各种热证的治疗。
放血迅速消肿
当身体因气滞血涩而停滞时,会导致肿胀疼痛。拔罐放血可直接清除部分经络中停滞的气、血、病原体,使经络修复顺畅,达到快速消肿的效果。
放血祛毒
在病理条件下,由于自身功能障碍,无法抵抗毒邪,会导致体内湿毒、溃疡、疖子等症状。拔罐放血不仅能使侵入人体的毒邪随血液排出,还能理血调气,恢复人体功能,抑制病邪的扩张或发作。
放血消痒
皮肤瘙痒症状是寒邪在血液中的表现。因此,中医探讨了“治风先治血”的治疗原则。拔罐放血能理血调气,促进血液畅通,迫使寒邪释放,达到祛风止痒的效果。
拔罐放血有什么坏处?
1.拔罐放血如果操作失误,消毒不到位,容易造成皮肤损伤,造成细菌入侵,引起感染。
2.拔罐放血过多,容易导致气血两虚、阳气虚,久而久之会影响心脑供血。
拔罐放血注意事项
分辨体质
根据体质拔罐放血进行补泻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
注意健康状况
心脏病、严重贫血、败血症、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、皮肤过敏、水肿、水肿、高血压、夜间血病和出血倾向、皮肤病及其孕妇、月经、过饱、口渴、饥饿、喝醉不适合拔罐出血。
有些位置不宜拔出
肚脐、心前区、皮肤细嫩、损伤、静脉曲升位置、疤痕、乳头、骨突出不宜拔出。拔罐前最好不要拔出旧的血迹。
拔罐放血后不能立即洗澡
拔罐出血后,皮肤处于“损伤”状态,敏感脆弱,此时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损伤、炎症等,建议等两三个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