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图舌是什么意思?
地图舌又称脱落苔藓,是一种出现在舌粘膜浅层的慢性边缘脱落性舌炎,常见于儿童,尤其是体弱的婴儿。因为它的损伤反映在舌头的不同部位,可以改变大小和形状,具有行走的特点,所以它被称为地图舌,也被称为行走性舌炎。
地图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目前,地图舌的病因尚不清楚,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障碍有关;有些人认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、情绪变化有关;有些患者的父母也患有地图舌,因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,也可能与精神健康、免疫、营养等因素有关。
此外,中医表示,地图舌与脾胃湿热、多吃辛辣或甜味、湿热、阻碍经气;或气阴两虚、饮食不当、脾胃长期受伤;或担心伤脾、脾胃虚寒等情况有关。
地图舌有哪些症状?
1.病变多发于舌头、舌中央和舌缘。
2.病变体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、单发或窦汇区,可扩大或融合。结合后,它通常类似于“地图边界”。附近有白黄色的弧形边缘,中间有火红色的丝状乳头剥落区,但菌状乳头没有变化。
3.病变具有游走性,可在一夜之间改变其原有的结构和位置。
4.病变区会有轻微的辛辣不适。
如何调整地图舌
1.休息和日常饮食
确保休息,防止过度劳累。饮食要有营养,及时添加辅食。避免挑食、偏食,防止肠胃混乱和营养不足。
2.消除感染性疾病
口腔中的一些细菌可能会导致地图舌。因此,仔细检查牙齿、扁桃体及其颊粘膜是否有感染,一旦发现应尽快治疗。
3.寻找病因
应深入分析其病史,注意粘膜损伤,可服用复合维生素B或硫酸锌制剂。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铁。胃酸过少的患者可以服用稀盐酸。简而言之,应对症治疗。
4.清洁口腔
为了保持口腔清洁,每天早上可以用软刷从舌背轻轻刷1~两次,将剥落的上皮清理干净,再用0.5%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,效果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