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炎
雪口病
雪口病又称鹅口疮,以2~8月的新生儿为高发人群,好发位置为颊、舌、软腭及唇,发生黏膜充血,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绵软小斑点,如帽针头大小,不久会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,初期黏膜充血较明显,故呈红色与雪白的比照。而老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,白色斑片带浅黄色。患者焦躁不安、哭闹、喂奶艰难,有时有轻微发烫。
红斑性口角炎
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会有假膜,还伴有口角炎,但有时具体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包块萎缩,周边舌苔变厚。病人常最先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,口腔干燥,黏膜烧痛。
肥厚性口角炎
这类口角炎会有颊黏膜病损,常对称地位于嘴角里侧三角区,呈结节状或颗粒增生,或为固着密切的白色角质斑点,类似一般黏膜白斑。腭部病损可由托牙性口炎发展而来,黏膜呈乳头状增生;舌背病损,可体现为丝状乳头繁殖,色灰黑,称为毛舌。
义齿性口炎
这个类型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。病情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,能够发作。最常见的表现要在假牙的承托区黏膜充血泛红发胀。会有口干和灼热感的病症。舌乳头萎缩,舌背泛红,伴随嘴角糜烂。
增生性口炎
关键见于抽烟或口腔健康情况差的病人,容易发生在嘴角联合区,黏膜充血糜烂,发生结节或颗粒。还有一种非常罕见的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,可能具备遗传,家族性发病。
唇炎
糜烂性唇炎
糜烂型者在下唇红唇中份长期存在红色的糜烂面,周边有过角化状况,表层起屑,因此极易与盘状红斑狼疮病损搞混,也与光照性唇炎类似。
颗粒性唇炎
颗粒型者体现为下唇发胀,唇红肌肤交汇处常有散在显著的小颗粒,和腺性唇炎极为类似。
口角炎
念珠菌感染者除了在口腔内发生疾病,嘴角地区也是多发地区,嘴角区域肌肤与黏膜发生干裂,邻近的肌肤与黏膜充血,干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液,或结有薄痂,张嘴时疼痛或溢血。
病发症
口腔念珠菌感染应进行及早治疗,若不加以解决可蔓延至喉咙、消化道及其呼吸道,皆发生发炎,可并发真菌性败血病、心内膜炎、脑炎等严重病发症。